沒有驚天動地的業績,一切都那么平淡、那么樸實,就好似學校門前山路上的一塊鋪路石,28年來默默地、無聲無息地奉獻著自己的一切。從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渠首到臥龍區紫山腳下的偏僻鄉村,她移民不移心,易地不易志,把全部的愛奉獻給移民孩子,譜寫了一曲感人肺腑的育人之歌。她就是一心撲在教育事業上的臥龍區蒲山鎮劉家埂移民小學校副校長黑艷麗。
“南水北調工程是重大戰略性基礎設施,功在當代,利在千秋。作為一名黨員,需要移民,我就應該無條件搬遷;作為一名人民教師,學生在哪里,我就去哪里。”4月24日,臥龍區蒲山鎮劉家埂移民小學校副校長黑艷麗說。
帶好頭,昂首踏上移民路
1996年7月,黑艷麗大學畢業后,跟著愛人劉永到國家級貧困縣淅川縣大石橋鄉任教。南水北調中線工程需要庫區居民搬遷,她率先和當地政府簽訂搬遷協議書的同時,還當起了義務“搬遷宣傳員”,主動做群眾工作。
上圖:剛參加工作的黑艷麗
黑艷麗家所在的淅川縣大石橋鄉楊營村地處南水北調蓄水淹沒區,而且屬于淹房、淹地的雙淹區域,所有村民都要外遷。全村沒有人愿意外遷,都希望能留下來。黑艷麗的公婆也和眾鄉鄰一樣想不通,世代居住的楊營村山清水秀、空氣清新,住在這里,去江邊散步、到丹江捕魚已成為一種習慣。搬到人生地不熟的臥龍區蒲山鎮,需要有人站出來帶頭。
“南水北調工程為淅川帶來發展機遇,雖然移民的犧牲是巨大的,但我們這些庫區群眾做出的貢獻將載入歷史。”黑艷麗作為村里叔伯嬸娘和學生們喜愛敬仰的“艷麗老師”,她經常走村串戶,給公婆、給叔伯嬸娘、給學生講南水北調的重大意義,率先簽訂搬遷協議書,影響帶動身邊人搬遷。
2011年8月,黑艷麗帶領自己家的20多口人和楊營村小學校的學生一起踏上移民之路。在臥龍區蒲山鎮這個陌生的地方,鄉鄰們熟悉的黑艷麗老師,成了家長和學生心中的依靠。
“移民群眾舍小家為大家,我要盡己所能幫助他們適應新生活,努力做好移民后代的教育工作。”黑艷麗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記不清多少個夜晚,她披著月光走進移民家庭,緩解家長焦慮,給學生補課。愛的付出,也得到了家長和學生發自內心的喜愛。學生盧俊顏、劉宇軒、劉嫻、劉如意等同學告訴記者:“黑老師就像媽媽一樣關心我們。”
愛如燈,照亮學生幸福人生
“孩子是一個家庭的希望,決不能讓一個健康孩子失學,殘障兒童也同樣一個都不能少,要讓教育陽光照亮每個孩子的心房!”從教28年來,黑艷麗用實際行動踐行著一個人民教師的初心和使命。
2018年9月,黑艷麗擔任班主任的5年級一班學生劉小女,因父母智障,奶奶擔心她長大后遠走高飛,不讓她繼續讀書了。黑艷麗多次帶著禮物上門與老人促膝談心,用“知識改變命運”“不讓接受義務教育違法”等勸解,最終老人轉變了觀念,劉小女重返校園。
“劉家埂村的小雨(化名)能獨立走路了,也會寫自己的名字了,有好吃的東西知道給妹妹留一個了!”“泉東移民新村的狂躁癥患者小麗(化名)能和家人和平相處了,看到我會笑著喊老師了!”“和順園移民新村的小文(化名)臉上有笑容了,給他的小人書也不再撕成碎片了,還知道放在身邊隨時看了!”說起“送教上門”取得的成績,黑艷麗倍感欣慰。從2018年開展“送教上門”工作以來,她每個月至少到這3名殘障兒童家去兩次。為了和殘障兒童成為好朋友,她每次去都帶上孩子愛吃的零食,帶去孩子們喜歡的衣服、畫本、玩具。她認為,雖然殘障兒童在認知、理解等方面存在問題,通過科學培訓、管理,可以滿足他們對知識的渴求,讓他們與普通孩子一樣享受教育公平、感知多彩世界的溫暖陽光。
“前段時間,我在巡課時發現黑艷麗老師臉色發紫,頭和手都抵著黑板,情況很不好,就把她送到南陽市中心醫院,原來黑老師患上了冠心病、高血壓。”說起黑艷麗,臥龍區蒲山鎮劉家埂移民小學校校長韓偉超是贊不絕口。他介紹,黑艷麗是負責教務的副校長,還是5年級的數學老師,她充分發揮骨干教師的傳、幫、帶作用,促進青年教師快速、健康成長;她定期上思政課,讓移民孩子記住鄉愁,感悟南水北調精神,把南水北調精神融化為自己內心強大動力。